2017年1月3日,北国的寒风抵挡不住科研的热情。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度学术年会于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仙林校区朱共山楼A125会议室成功召开。共有近百名师生参加本次年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汝成教授首先对实验室一年来的建设成果、管理思路、科研氛围、主要科研工作和相关成果、以及今后的科研形势做了简要介绍,对学术年会的形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图1 实验室主任王汝成教授致辞
本次学术年会共分4个部分,由14个主题报告和24个海报构成。主题报告由实验室骨干科研人员精心准备,形式活泼,围绕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或在发展中的前沿领域,讨论了各相关学科前沿的或关键的具体科学问题,并结合已有的研究进展或心得,做引导性发言。陆现彩教授将矿床的再循环与环境和表生过程联系起来,提出了新的思考。王国光博士通过对钦杭成矿带北东段几个晚中生代铜矿的流体包裹体进一步研究对矿床的成因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李伟强教授对金属稳定同位素在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剖析,并指出了其重要的发展前景。陈立辉教授对板内玄武岩与地壳物质再循环的前沿研究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汇报了他们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王勤教授对花岗岩侵位过程流体迁移对于围岩的影响进行了仔细的介绍,探讨了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吴昌志副教授介绍了东天山花岗岩的特征及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张爱铖教授通过他们最新的成果对太阳星云的消散提出了新的认识。朱文斌教授介绍了他们在塔里木地块发现的3.7 Ga的TTG(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组合的简写),最新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我国前寒武纪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王孝磊教授对华南的块体形成过程进行了总结,根据新的资料对扬子地块的块体属性提出了新的见解。陈天宇教授对现代深海通风与碳循环的研究科学前沿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认识和新进展。李娟博士对东特提斯藏南地区地层所反映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做了介绍。杨涛副教授对实验室S同位素的分析情况及科学意义和研究潜力进行了介绍和评述。章荣清博士对锡石U-Pb定年的总体情况和新的进展做了点面结合的介绍。胡欢博士对新建设的LA-ICP-MS实验室新近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及稀有矿物U-Pb定年的新进展做了详细汇报。每个主题报告之后都有热烈、自由、平等和充分的学术讨论与交流。与会师生也对实验室下一步发展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图2 学术年会会场照片
会间及茶歇期间,与会师生还围绕展出的24个学术海报继续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活泼的学术讨论与交流。实验室主任王汝成教授最后给大家送去了新年的祝福,对本次学术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本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进行了充分地肯定,指出了实验室2018年的几项重要的工作任务,鼓励实验室科研骨干与研究生要不忘初心,继续勇攀学术高峰,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最后,本次年会在轻松热闹的地质工具抽奖活动中落下帷幕。
图3 学术年会poster现场照片
本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体现出了实验室的团结向上的精神气质,彰显了实验室骨干求真务实、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有效促进了实验室不同研究方向教师及研究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增进了实验室的团队意识和科研活力,对于研究生们开阔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热情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