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晚中生代华南陆缘深部过程驱动构造地貌与环境气候变化”启动会召开

发布者:陆昀乔发布时间:2024-03-21浏览次数:10

2024316日,由太阳成官网王勤教授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晚中生代华南陆缘深部过程驱动构造地貌与环境气候变化”启动会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朱共山楼举行,项目主管部门领导、项目指导委员会专家、骨干成员等60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参加会议。该项目联合了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中山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浙江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单位进行协同攻关。

本次会议由太阳成官网徐夕生教授、王汝成教授共同主持。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科学技术处姜田处长致开幕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张峰处长介绍了“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专项的基本情况和国家目标,对项目立项表示祝贺并期待取得丰硕成果。太阳成官网陆现彩院长为项目专家组发放聘书,与会专家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福元院士、浙江大学杨树锋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永飞院士、中山大学高锐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张怀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马林研究员、北京大学刘建宝教授以及太阳成官网徐夕生教授、张岳桥教授、贾东教授。

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认真审阅了报告,对项目和课题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宝贵建议,希望研究团队聚焦科学目标,加强数据整理和集成,通过深浅结合和学科交叉融合,揭示晚中生代华南超宽陆缘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地貌响应和环境气候效应。之后各课题分组讨论,并向专家组汇报实施方案的修改情况,得到专家组的一致肯定。

1 会议合影


2 项目负责人 王勤教授

3 课题1卢绍平教授

4 课题2李建华研究员


课题3张来明教授


项目背景

活动陆缘深部过程与表层系统互馈的机理与效应是认识地球宜居性演化的关键。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的俯冲导致华南形成了从岛弧到川东褶皱逆冲带的超宽变形系统,伴随大规模长英质岩浆活动、爆发式成矿、古环境和古气候变迁,为研究洋-陆汇聚过程中大陆再造和圈层相互作用提供了天然实验室。

本项目凝聚了一支优秀的中青年人才队伍,包括四个课题:中山大学卢绍平教授主持课题1“华南岩石圈多参数结构成像与深部过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李建华研究员主持课题2“晚中生代华南超宽陆缘变形系统的时空演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来明教授主持课题3“晚中生代华南陆缘的古地貌与环境气候演化”,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王勤教授主持课题4“晚中生代华南深部过程与表层系统的耦合”。

本项目将通过4个课题的综合研究,揭示华南地壳反射特征和岩石圈三维结构,查明华南陆缘侏罗纪-白垩纪幕式挤压和伸展事件的转换机制,探讨晚中生代华南超宽陆缘形成的深部过程及表层系统响应,建立超宽陆缘的构造-岩浆-地貌-气候耦合模型,从而深化对地球宜居性演化的认识。



图文:王勤

审核:唐朝生